新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启动!管网、污泥、垃圾问题重点关注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7日

2021年8月25日上午8时许,生态环境部官微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这一批督察,共组建了7个督察组,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以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色”)、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黄金”)两家央企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
督察的重点内容,包括4个方面:
1、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件的办理情况;
2、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3、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彻落实情况;
4、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严格控制“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
相比今年4月开始的上一批督察,这次督察增加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部署”两块重点内容。
“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成督察重点
《环保圈》梳理发现,在上一批督察的反馈问题中,“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明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了高频词,屡屡出现在督察组的反馈意见中。
而在众多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中,有10类问题是督察组最为关注的,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
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不足、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到位、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渗滤液积存、工业园区环保水平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问题多发,以及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
以“污水管网建设滞后”为例,在上一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管网问题是督察组反馈最多的一项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没有之一。
“污泥无害化处置”屡次上榜
除了管网,污泥无害化处置也是督察组关注的重点。
上一批督察时,督察组曾经通报过“辽宁省朝阳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推进不力”的典型案例,对此《环保圈》也做过解读。
2021年4月,中央第二生态环保督察组对辽宁省朝阳市开展现场督察发现,朝阳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推进缓慢,集中处置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主管部门监管缺位,大量污泥长期违法临时堆存,环境风险隐患突出。